研学资讯
如何将研学课程与劳动教育融合?
时间:2020-04-27 11:25:08

       近日,“劳动教育”成为教育领域的高频热词,吸引了众多相关领域的从业者和学生家长们的关注。

 

      劳动教育成为必修课,劳动教育将作为升学重要依据,“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这些内容让我们知道劳动教育不仅是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要求。

 

 

      国家重视劳动教育,对研学旅行意味着什么?研学教育机构该做些什么?

 

1

深入理解劳动教育的意义

 

        劳动教育、研学旅行、综合实践是当前和今后校外教育的三大体系,三者都有独立的课程大纲,形成校外教育的三大支柱。

 

        严格来说,研学旅行和劳动教育都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分支课程。
 

 

 

       应当特别强调的是,劳动教育虽然包括劳动技能学习、调节紧张学习生活等功能,但其最核心、最本质的价值目标却只能是:培育学生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培育受教育者对于劳动的内在热情与劳动创造的积极性等劳动素养。

 

       后者为本,前者为用,劳动教育在实践上切不可本末倒置。学校劳动教育的种种畸变不是忘记了劳动教育的本质,就是将核心目标与一般功能混为一谈,这些问题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警醒。

 

 

2

怎么实施劳动教育

 

(1)在自我服务中养成劳动习惯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高尚的心灵是在劳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关键是要使儿童从小就参加劳动,使劳动成为人的天性和习惯。”

 

可见,劳动习惯的养成是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习惯的养成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地培养,需要有真实的问题、迫切的需求、具体的情境,相比较而言,日常生活中自我服务性的劳动任务最适合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
 
 
 

(2)在任务驱动中增强劳动能力

 

劳动能力是在实践中习得的,不参与真正的劳动,永远无法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因此,从小学中段开始,老师和家长适当给学生布置真实的劳动任务,让孩子在劳动实践中增强劳动能力。

 

劳动任务可以分为生活性的劳动任务和职业性的劳动任务。生活性的劳动任务包括家务劳动,如做饭等;义务劳动,如义务植树、到养老院打扫卫生等。

 

生活性的劳动相对简单,学生易学易会,但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配合,为学生布置相关的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练习,习得熟练的劳动技能。具体而言,职业体验教育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有不同的要求,应该循序渐进设计任务要求,给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实践机会。
 

 

 

(3)在服务他人中提升劳动价值观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不是靠说教就能让学生认同的,而是要通过亲身体验才会有真实的感受。

 

如果说学生在日常的自我服务中可以养成劳动习惯,那么,学生在服务他人、无私奉献中能够体会劳动的光荣、崇高、伟大与美丽。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劳动教育最高的目标追求。
 

 

 

服务他人的劳动可以是做家务劳动服务于父母亲人,做班级值日服务于同学,也可以是做志愿服务、义务劳动服务于陌生人。具体而言,幼儿、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可以从服务身边的人做起,在为父母亲人服务中得到父母亲人的赞赏,在班级值日时得到同学老师的认可,初步体会到劳动付出可以让他人受益,在用劳动帮助他人中体会劳动的乐趣。

 

3

劳动教育如何融入研学旅行课程

 

劳动教育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国际上把市场所需要的劳动素养分为两类,一种是“职业互通能力”,还有一种是“职业特殊能力”。

 

劳动教育最核心、最本质的价值目标是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培养受教育者对于劳动的内在热情与劳动创造的积极性等核心素养,想要实现“职业互通能力”的提高,可以将劳动教育融入研学旅行,打造劳动教育的特殊形式。
 

 

 

(1)要正确把握劳动教育的基本准则。

 

劳动教育既需要让学生学习到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也要帮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素养,把握劳动教育的体验式原则,充分发挥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劳动感受,养成劳动习惯。

 

 

(2)要把课程定下来。

 

不管是什么样的教育都免不了要落实到课程实施中,如果没有自己的课程,劳动教育只能是空谈。劳动教育的课程内容应该有专门的设计方式,跟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实现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多种形态,形成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劳动教育体系。

 

 

 

除此之外,学校在进行研学课程和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的时候,要强化两者的关联性和协调性,结合当地地域特色,科学的融入种植、养生等劳动实践教育课程,满足多样化的研学需求。

 

(3)要实现基地资源互通。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研学实践基地是学校实施劳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阵地。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中设计劳动活动,促进劳动教育常态化。实现资源互通,优势互补,才能更好的发挥两者的示范引领作用。

 

 
 

4

研学机构开展劳动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劳动教育是体力与脑力的双重结合。
 
劳动教育重新被提升到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并列的地位,因此一些学校轰轰烈烈地开展劳动教育实践。
 
有的开辟学校空地建设农场,指导学生进行生产劳动实践;有的联合社会资源,依托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学生体验劳动。学农、学工社会实践活动在很多地方每年定期展开。
 
然而,我们在增加劳动体验机会的同时,会发现一个人们约定俗成的观念,这就是学生日常进行的学习并不是劳动。
 
 
(2)设计劳动教育体验时,体现劳动自身创造的乐趣。
 
劳动是严肃的付出过程,劳动的乐趣在于创造,这种付出也解释了劳动的自我外化,学生将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倾注在劳动过程中,并收获一定的结果。
 
学生在劳动中感受到的愉悦是因自我付出而创造事物的乐趣,并非玩乐性的,不用每次都强调游戏化体验设计。
 
 
 
 

(3)注意设计关联性,避免走马观花。
 
目前部分地区学工、学农劳动实践轰轰烈烈展开,依托学农、学工基地建设,逐步形成制度化的劳动体验体系。能看出劳动教育在研学旅行上的空间。但在活动设计安排之间要有衔接性,避免使劳动体验变成走马观花式的休闲娱乐。
 

(4)注重课程质量,满足多样化的研学需求。
 
不管是研学旅行也好,劳动教育也罢,只要是跟教育相挂钩的活动,课程才是它的本质,一场活动若是没有合理的课程,那么一切都是空谈。
 
通过合理的课程设计,可以强化两者的关联性和协调性,结合当地地域特色,科学的融入种植、养殖、学工等劳动实践教育课程,满足多样化的研学需求。唯有合理的课程设计,才能让学生在研学中领会劳动带来的意义。
 
 
 
劳动教育和研学旅行在国内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政策的有效推进与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未来孩子参与劳动教育社会实践的机会越来越多,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入社会,参与创造,实现自身价值。
 
 

来源:北青研学、教育部官网 、北流教研 、研学研究所
主办单位:福建省三明市旅游协会 闽ICP备05005705号-1 联系电话:0598-8233109 地址:三明市东新二路天元国际(三明宾馆)十五楼1519室
平台运营: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平台建设: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