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资讯
研学旅行中美育课程创新研究
时间:2020-05-08 15:49:13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我国旅游行业发展势态良好,进入了大众旅游的鼎盛时代;在文化教育层面上国家大力倡导文化自信,提倡文化繁荣兴盛。知行合一的传统教育理念与文化深度体验活动的结合随着"旅游+"模式的兴起,使得研学旅行这一"旅游+文化+教育"的新兴旅游模式逐渐进入了公众的视野。文旅融合已经是当前旅游业的主旋律,研学旅行是旅游业的新业态,研学旅行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和旅游的结合.在研学旅行的课程设计和开发上,无疑是研学旅行的重中之重。目前许多课程都是沿袭传统教育模式,结合书本内容进行延伸,虽然有一定成效,但是注重于“学”,而在“研”上难有较大的突破。
       根据2016年10月《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所提出的工作目标和要求:“让广大中小学生在研学旅行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感受革命光荣历史,感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增强对坚定‘四个自信’的理解与认同;同时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促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研学旅行课程实践作为国家课程校本化课程形态,是学校实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从长远看,它既能拓展学生知识理解的深广度,强化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培养,也对学生情感体验、价值观念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作为一种知识世界与生活实践世界、 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交融的教育活动,研学旅行的实践课程面临大量的探索创新地带,作者就研学旅行课程中的美育课程创新的课题设计及开展进行研究。
       通过“寓教于游”,将美育课程创新融入研学旅行中,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这样的引导模式能够很好地被学生接受,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助于学生们形成对华夏民族的文化认同,形成正确的“三观”,更加利于青少年美育教育的真正落地实施。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当前关于同类课题较少,经过搜索与之相近的研究有滨州学院艺术学院孙兆俊的《旅游体验与审美教育:研学旅行的美学内涵与美育特质》。是由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旅游发展研究专项课题“美育+旅游的中小学研学模式创新研究”(18CLYJ56)的阶段性成果。主要阐述通过剖析旅游体验的审美属性与美育特质,在与学校美育课程、活动互补的美育变革背景下,探索建构以研学旅行为支点的校外美育新形态的可能性。
还有由乐山师范学院旅游学院徐丽姗阚碧霞的《青少年研学旅行创新融入德育美育教育研究》。由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2019年度课题资助,系《在研学旅行中创新融入德育美育教育——以乐山市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为例》(课题编号:LY19-21)的阶段性成果。主要阐述应从思想上重视创新性融入德育美育教育问题,加强研学教材与产品设计,强化学校管理责任,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逐步推进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三.课题研究核心概念的界定、内容、目标、创新点

研学旅行中的美育课程的核心概念:

       是指在研学这个校外教育活动中,教师利用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在研学当中达到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是一种通过实践教学融合的美感教育课程或审美教育课程,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之一。

内容与目标:

       研究如何让研学旅行和美育课程相结合,本研究课题从实际出发,结合地区的区位条件,深度融合当地的特色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突破性地研发研学美育课程内容,创新性地将“美育”与“研学旅行”结合,研发出艺术之美(民俗艺术、戏曲、舞蹈、音乐)、建筑之美(桥梁、园林、古建、工业)、以及自然之美(生物、山水、地貌)三大类别主题课程,通过施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可以充分学会审美。
创新点:深度结合本土优质资源,通过 自然、戏曲艺术、建筑艺术这三个角度出发,切实的研究美育课程在研学实践教学中的实施,通过互动体验与实景教学的新教学模式,让美育不再停留在形式教育中。让学生能够团队协作式的去发现美与表达美。以此达到美育的目的

四.研究主要思路、方法和步骤

       主要思路:研学旅行活动的过程,既是美的发现、欣赏、享受过程,也是发现、探索、解决问题能力的生长过程,还是基于审美诉求的潜能释放、才能展现、个性彰显的创美过程。事实上,学校美育必须是一种学生真情投入、过程体验、创美实践的教育,只有以研学旅行课程实践沟通校内外、知识与生活实践、主体与客体世界,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审美素养才能得到真实而有质量的发展。发挥研学旅行体验以及研学旅行中美育的特性,在现实世界的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感受力、生活能力以及全面发展的能力,以此为校外美育模式创新的有效支点,建构起以美好生活的追求者、创造者为目标的校外美育新形态。

课题研究的方法:

1、资料收集法,对相关研学美育课程的资料进行梳理
2、田野调查法,发现和挖掘适合开展研学旅行的美育课程内容
3、分析归纳法,对相关材料进行筛选、分析、总结,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课程内容
4、实践教学法,通过在研学旅行课程植入美育课程内容,并对实施效果与反馈做出调整

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本课题实施周期为二年(2020.6——2022.6),为保证课题积极、稳妥的实施,具体的实施时段如下:

一、准备阶段(2020.6-2020.10)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落实分工,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和研究计划
2、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与探讨有关方面的文献资料以及全国范围内专业教育机构的宝贵经验和研究成果。
3、设计研学调查问卷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以收集原始调查资料。

二、实施阶段(2020.11-2022.2)

1、确定研学课程美育内容大纲。
2、探求如何以研学旅行为载体,促进学生美育素养的有效策略。
3、探索研学旅行和美育高度结合的模式。
4、深入各校开展的研学旅行活动中,将美育理念设计到研学实践活动中,以此充分掌握各种案例及数据,并及时对美育课程进行科学化调整。
5、编写美育创新经典系列校本教材。
6、撰写阶段性计划、总结。
7、借助该课题研究的开展,付诸于研学机构在研学课程中的美育课程实施。

三、总结阶段(2022.3-2022.6)

课题组进行整理、分析、研究、总结所积累的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做好结题工作。

课题小组的成员分工:

李明翊(课题负责人):全面负责课题研究、实施、归纳、汇总及撰写论文工作
林荣珍(理论支持):对于教育系统化、方向性、规范性及论文编撰进行指导工作
吴  鉴(专业支持):负责材料搜集、美育课程研发设计、美育课程实施辅导工作
余正星(机构支持):以研学机构为具体实践平台,提供各方面数据及课程研发工作
陈  林(专业支持):文旅融合方面的素材提供、教育体制下的旅游教学思路指导工作
吴大陆、梅国庆(资源支持):提供旅游方面各研学基地、营地的资源,给研学课程实施进行前期联系工作
刘  勤(专业支持):美育课程研发设计、美育课程实施辅导工作
蒋秀清(专业支持):提供学生心理学方面素材、参与在教育实施中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并将心理学融入本次课题的设计及开发中
徐尔进(专业支持):负责小学生美育课程研发设计、美育课程具体实施辅导工作

五.预期研究成果

       通过对研学旅行课程中美育课程创新的研究,及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努力,将会让研学美育课程会有更大的突破,也能够给予今后的研学美育提供更加规范的参考,通过研学美育课程的研究成果,使学生在美的感知力、艺术鉴赏力、文化共情力等方面能力得到提升。通过未来二年,负责人将在与之相关的行业内进行实践,收集各种案例,系统的进行分析论证,从而总结出一篇行之有效、言之有物、具有比较高水准的研学美育课程创新的论文作为本课题的成果。预计完成时间为2022年6月前。

.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课题组的成员有研学机构、教育、美术教育、文旅系统、心理学、旅行社、旅游协会等相关行业组成,行业覆盖面广并且形成了良好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梯队。负责人也将与研学机构进行深度合作,共同参与美育课程的创新与开发,可以获得比较详尽的资料与案例,为课题成果的撰写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在整体研究过程中,各方面力量将相互交流与汇总,力求将本课题研究做到科学化、合理化、可操作化,成为研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
李明翊
 
主办单位:福建省三明市旅游协会 闽ICP备05005705号-1 联系电话:0598-8233109 地址:三明市东新二路天元国际(三明宾馆)十五楼1519室
平台运营: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平台建设: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